0
为深化科研交流,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近日对每周科研分享活动进行了形式创新,正式启动“小组研讨”沙龙模式。活动根据教师研究方向,组建了“翻译与跨文化传播”“英美文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等多个四人研讨小组。每周由组内两位教师轮流进行论文或专著领学与分享,旨在通过小范围、高频次、面对面的深度交流,激发思维碰撞,促进共同成长。

小组讨论现场照片
在首次活动中,各小组按计划开展了深入研讨。以“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小组为例,杨青青与郭译丹老师分别就所选论文进行了系统分享。小组成员围绕分享内容展开激烈讨论,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交流见解。其他小组也按照既定安排,在各自研讨空间同步开展交流活动,形成了多个研讨现场同时进行的生动局面。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主任杨欢欢在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创新价值。她指出,这种小组研讨模式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常态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在实践中丰富了“科研融入日常、交流促进成长”的教研室文化。通过定期开展深度研讨,既能帮助教师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又能促进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培育更高水平的教研成果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将持续推进这一活动形式,未来将通过组织跨组交流、专题研讨等多样化方式,进一步拓展学术对话的深度与广度,让科研沙龙真正成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