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她以初试420分、复试84.1分的优异成绩斩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笔译研究生初复试双第一;她手握专四、专八、CATTI等含金量极高的英语证书; 她曾在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中与团队摘得河南省一等奖……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何冉冉在中原科技学院的成长故事,感受那份对翻译的热爱与执着。
个人荣誉:
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
2025年6月 获“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2025年5月 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获“中原科技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2024年5月 获中原科技学院“模范学生干部”称号;
2023年12月 获中原科技学院“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2023年9月 获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河南省一等奖;
2023年6月 获外国语学院“优秀志愿者者”称号;
2022年12月 获外国语学院“优秀党务助理”称号;
2022年5月 获2021-2022年度中原科技学院“优秀团员”称号。
2021-2024年 连续三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社会实践:
2024年6月,为阿里巴巴提供翻译服务
2025年1月,珠海市肿瘤峰会陪同口译

1.考研初试420分的高分秘诀是什么?
如果一定要总结,大概是热爱加幸运的化学反应吧
热爱 是底色——
▪️ 因为喜欢翻译,每天雷打不动做3小时练习也不觉得苦,反而像在解谜;
▪️ 读政府工作报告时会下意识分析句式,看到商店招牌都要脑补英文版。
幸运 是加成——
�� 考前刚好重点复习了“附条件不起诉”术语,结果初试考了原话题;
�� 遇到了商务英语教研室的老师们,真的是毫无保留的在各方面帮助我。
![]()
2.专八和考研复试同一天进行,你是怎么样分配时间的?
这确实是个“死亡赛程”��,但提前做好战术切割就能化解危机。记得三月份的时候,我坐在图书馆三楼,一边窃喜着自己初试第一复试应该不会被刷,一边又担心自己的专八还没开始准备,迟迟不能安下心来学习,说实话,最后还是一等入学奖学金的诱惑稳住了自己。由于只剩半个月的时间留给给自己准备,没法系统完整地学习专八的考察内容,一字一句地背诵复试模拟题也不现实,所以我还是采用了初始备考的战术--吃透真题。我认为无论是什么考试,尤其是语言类考试,真题至关重要,通过真题我们可以了解考察方向,有了清晰的思路之后,再去有重点的复习就会轻松很多。3月28号那天我背着双肩包狂奔在郑州和武汉两个城市之间,包里装着——
✓ 专八准考证+复试材料
✓ 能量棒+风油精
✓ 写满法律英语术语的掌心备忘录
(后来才知道,这种极限操作反而锻炼了我的高压切换能力,现在遇到突发任务反而更淡定了)。
3.如何平衡班干部工作和学业竞赛呢?
12年班长经历教会我:管理时间本质是管理能量。当多重身份开始抢夺时间,说明你正站在「复合型人才」的起跑线上。无论是在班级工作还是翻译实践中,我始终认为爱Ying万难。我享受为班级服务的过程,享受团队共同获得荣誉的瞬间,享受工作中“翻译”不同利益方需求的经历。不要平衡班级与竞赛,而要让它们互相孵化,要记住:所有经历都是互文的。
当别人“当班长耽误学习吗?”
我亮出: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商务英语大赛全国奖
• 中南财大录取通知书
这就是最酷的回答
4.想给学弟学妹说点什么呢?
送给大家三个锦囊吧!
�� 大一锦囊:
去竞选最忙的班委,你会发现——
组织班会和准备pre用的原来是同一套肌肉
�� 大三锦囊:
把最讨厌的课程作业,做成未来考研/就业的作品集
(我的《单证制作》作业后来成了考研专业课翻译的素材)
�� 毕业锦囊:
比起“平衡”,我更相信“共生”的力量
——当你真心热爱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协调时间
![]()
个人感言:
站在毕业的路口回首四年光阴,能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为大学生活画上句点,我心中充满感恩与敬畏。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培养我的母校、倾囊相授的恩师,以及并肩前行的每一位外院人。
作为外国语学院学子,我始终铭记“语言是通向世界的桥梁”。在精读课上的字斟句酌,在语音室的反复练习,在文化沙龙中的思想碰撞,让我逐渐领悟到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明互鉴的密钥。连续三年专业排名前3%、CATTI证书、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河南省一等奖...这些成绩背后,是外院“语言+人文”的培养模式赋予我的核心竞争力。大二所学的《国际商法》课程点燃了我对法商领域的兴趣,此后我主动探索该领域知识,不断丰富知识面。如今,能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笔译方向,正是母校“外语+X”培养理念的最好印证——我的研究计划书中,仍延续着在校期间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英译的思考。
站在新的人生坐标上,我将永远以“外语人”的身份自勉:保持对语言的敬畏,对文化的包容,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征程中继续奔跑。“翻译者的笔,应如法槌般精准,如绸缎般流畅。”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始终铭记母校的教诲,以法律人的严谨治学,以外语人的灵动求索,在新的殿堂继续锤炼这支刚柔并济的译笔。